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当前位置是: > 族史资料 > 关于对懋公上源世系考证的初步意见

关于对懋公上源世系考证的初步意见

编辑:本支系宗族联谊会 时间:2012-05-17 点击:

        关于王懋公系三槐王氏第十四世孙的确定意见

 

    按本支系历代先祖传说整理(即现在谱上所记):

    我入滇黔地区始祖王懋公是元末明初人,祖籍江南江宁府句容县朱家巷(现江苏省句容市朱家港),洪武十四(1381)年八月,参加南征北调,跟随付友德元帅任指挥,历经了云贵各地的战斗。1383年平定了乌撒叛乱,由于军队补给困难,奉命班师回朝。

    洪武十八(1385)年,懋祖再次随军征伐,途经湖广(武汉)、永宁(叙永)南下毕节,攻占七星关,大获全胜后,明军分几路进攻,懋祖率部进军芒部(镇雄),指挥芒部战役,百战百胜。后朝庭序功,授封威德将军,驻军镇守毕节。洪武十九(1386)年,朝庭始设贵州省,并就贵州省设八府九卫,懋祖为毕节卫首任指挥,官衔正三品,朝庭赐丹书铁卷,许代代荫袭。懋祖军旅一生,任职38年,懋祖祖母陈氏,生定乾、定坤。

    定乾祖荫袭指挥,公元1414(甲午)年五月初二丑时出生于毕节杨家街,于1494年四月初九日子时在毕节病故,享年八十岁,定乾祖祖母徐氏,生成美。

    成美祖荫袭指挥,1470(庚寅)年四月初二日子时出生于毕节钟鼓楼,于1552年(壬子)年正月初二日寅时在毕节病故,享年八十二岁,成美祖祖母孙氏,生云、慕、琏、荣。

    琏祖荫袭指挥,1506(丙寅)年三月初八日已时出生于毕节钟鼓楼,1527年乌撒叛乱,琏祖率部平叛,保家卫国,先祖点兵沙场,浴血奋战,为地方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后约于1540年琏祖解甲归田,移居镇雄小平坝,并于1589(已丑)年正月初四日子时在镇雄小平坝病故,享年八十三岁。

    四代指挥,子孙繁衍至今六百余年,后裔六万余人,主要分布于滇黔地区的三省十余个县市。由于历史的变迁等种种缘故,我始迁祖懋公以上谱书遗失,上源不清。

    以上情况疑点很多,琏祖及其前几代先祖的身世均无地方史料可证,甚至让人感觉其间似乎含有很大隐情,仅可作为一种线索参考。

    就懋公上源的世系问题。本支系历代先祖口碑传述,我支属姬姓之王,源自东周灵王太子晋,支分太原王氏王威,世代铭记堂号“三槐堂”。

并有懋公第九世孙玉林公的一份手写谱稿之部分所载,记述懋公系三槐王氏第九世孙王从公的后裔。玉林公首先记下的是:“…—言—彻—祐—懿(弟旦、旭)—谅(兄弟睦、贽)—克(弟准)—震(弟需、霖、霭)—仰(兄弟豪、瑛、杰)—丛(淹—裴、涵—槃)—…”。这一段与今天总谱局考证的三槐王氏世系结果是相吻合的。然后接下又是:“…—明—用之—安道”。 这一段是临川王氏,即王安石世系,这就与我们祖传的世系情况不相一致,加之据查该世系中安道公早逝,很可能无后,所以应不属我们支系的世系。又接下来是:“…—晞亮—撝—应麟/应凤—良学—文远—懋孙—……”,这一段又并非是临川王氏世系,而是俊仪王氏之世系,俊仪王氏也非三槐世系。并且就这一世系我们于2011年5月7日至19日,特别选派了王万奇、王万鹏、王万忠等三位宗亲前往浙江的湖州、宁波等地,寻找王应麟后裔,查证王应麟曾孙王懋孙于谱上之记载情况,无果。

    就玉林公的手写谱稿而言,我们认为很珍贵。一是她毕竟是早于我们现在近四百年的成果;二呢玉林公本人亦是一位很有学识的先祖,他不但是以教书为业,而且还精通地理,是我们先祖中尊宗敬祖的典范。这整段世系(三段世系串联在一起)显然是错的。分析之下,认为造成玉林公理错加进这其中两段世系的根源是:按推测玉林公整理出这段世系的前提就是获悉到懋公的上源世系是鄞县派世系,然后就围绕鄞县王氏来查理。所以从三槐王氏中理到了仰公、丛公他们的居住地是宁波(据有关资料表明,仰公都是卒于绍兴的,于三槐老谱上自丛公起便分出了鄞县派),而俊仪王氏中安道公后来的居住地也是宁波,临川王氏中王安石之二哥也叫王安道,在这几支王姓同时居住的同一区域里,以及又出现一个同名的王安道。所以玉林公绕去绕来绕错了道,就理叉了世系。

    此外,通过查阅有关三槐世系的老谱,其上对从公后裔的记载均只到从公之三世孙裴、槃、槩(温州乐清令)三公止,往下均无记载。所以自从公至懋公这一段世系至今尚无确切的资料。通过与《三槐王氏大总谱》编辑部了解查询,他们迄今编辑收集到的情况是:1、从 —淹 — 俊(弟棐)—……(有一支传承后裔居住于湖北监利县王家台);2、从 —涵—槃—……(有一支传承后裔居住于江西泰和邵陵);3、从 —涵—槩—……(没有找到往下传承世系情况)。

    近年来我们一方面不惜代价购阅和查对大量族谱、史志资料,细心捕捉,努力寻找懋公上源的有关资料及线索。一方面利用网络、电话、信函、以及委派人员等途径,与各地知名王姓族人广泛进行寻访活动。至终均未找到任何新的世系迹象。

    据据清朝王庸敬所编的《太原王氏通谱》和《三槐王氏通谱》所载的情况进行分析:王从公,(1165-1173)年间添差台州倅,后官至信州知府。表明他是南宋中期人,应该卒于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从公之子淹(1201-1204年间添差吉州倅,后任筠州知府)、涵二公,乃南宋末期人,应该是生于十二世纪末,卒于十三世纪中。从公之三世孙裴、槃、槩三公就应是宋末元初(约1230-1300间)人,即生于十三世纪初,卒于十三世纪中后期。再至元末明初约近百年的时间,也就是二至三代人的传承历程。而就历代先祖的传说和大量资料的显示,可以肯定我们的懋公应该属于元末明初(即生于十四世纪中前期)人。再者,就我们懋公支系的传承代龄来看,自元末明初懋公出生时至现在(约)650年的时间,计传承17-23代,平均代龄是33.2年。从三槐始祖言公的出生时间是869年至懋公出生时间(约)1350年,计481年,若按十四代计算,平均代龄是34.3年,这与我们懋公支系后来的传承代龄也是相当的。所以懋公应该属从公的第六世孙。

    综上所述,我支系始迁祖王懋公应系三槐王氏第九世孙王从公之六世孙。即王懋公系三槐王氏第十四世孙,尚有懋公上两代祖人的情况不详,待考察。